琵琶
公司總機:0755-88822469 83367289 82999569
OEM與工廠事務:吳小姐 0755-83367289
媒體與公共事務:徐先生 0755-82999569
產品技術與售后:廖小姐 13723725086
批發與琴行加盟:吳小姐 18588458289
公司地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任屋路81號B棟301
生產工廠:在廣東/江蘇/北京擁有5個提琴制作工坊;在深圳/東莞有2個配件工廠
琵琶名字的來源?
琵琶名字的來源
琵琶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古老彈撥樂器。許多人認為琵琶是外國傳入中國的。王沛綸先生所編音樂辭典稱:“琵琶之傳入中國,早在周漢之時。”甚至有的著作稱:“秦琵琶(直項琵琶)也是從外國傳入的。”
筆者認為現代琵琶是秦琵琶和西域傳入的曲項琵琶經唐宋以來不斷融合、改制而成的中西音樂文化“混血兒”。首先來看秦琵琶(直項琵琶),它是土生土長的由我國人民創造的一種園體、直項、四弦,因以手推卻樂器,進而成為所有彈撥樂器的總稱。此時的園體、直項、四弦琵琶,無論長柄、短柄,體大、體小,弦多、弦少,一律稱“琵琶”、“直項琵琶”或“秦琵琶”。傳說琵琶產生于烏孫公主下嫁時。漢武帝為了聯絡烏孫共同抗擊匈奴,于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嫁給烏孫昆彌,念其途中思念之苦,令知音的工人參照了琴、箏、筑、箜篌之屬,作馬上樂,制成了琵琶。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秦筑長城時,勞動人民遠離家鄉,為解除勞役之苦,勞動之余在鼗鼓上系上弦而制成琵琶。東漢劉熙乃稱“琵琶本出胡”,這里的胡是指“匈奴”居住的地方,即現在的內蒙狼山、大青山一帶地區。從秦琵琶的形制來分析,東漢名士應劭(曾任泰山太守),在《風俗通義》中曾記載:“以手批把,因以為名,長三尺五寸(舊時尺寸),法天地人與五行,四弦象四時。”魏晉作家傅云在《琵琶賦?序》里寫道:“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象也。盤園柄直,陰陽敘也。柱有十二,配呂也,四弦象四時也。”
兩位古代文人對秦琵琶的描寫,體現了中華民族古老神秘的陰陽五行文化。可見秦琵琶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樂器。我們再來看一看“曲項琵琶”的來由。曲項琵琶梨形、曲項、四弦、橫抱用撥子彈奏。這種琵琶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叫“烏德”,后經龜茲(新疆庫車地區)傳入中原。烏德,傳到西方后漸漸演變成吉它、曼多林、琉特琴等樂器。而傳入中國后是另外一種面貌。這種外來樂器受到了中國悠久的古老文化的浸潤,它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中國音樂的滋養。
《隋書?音樂志》有下列記載:“先是周武帝〔在位公元561年—577年〕時,有龜茲人曰蘇祗婆,從突厥皇后入國〔公元568年〕,周武帝公元568年聘突厥阿史郵氏為皇后,隨從皇后來了大批樂工,蘇祗婆善彈琵琶,聽其所奏,一均之中間有七聲。因而問之,答云:父在西域知音。代相傳習,調有七種。以其七調,勘校七聲,冥若合符……”中國的民族音樂柔麗、含蓄、怡靜、內涵、婉約。曲項琵琶的潛移默化和土生土長的秦琵琶互相融合,取長補短,迅猛地向“中國化”的方向鍥進。
唐代時期國家統一,國力強大,同時采取了強有力的對外開放政策,尤其是音樂文化,取得了極大的繁榮昌盛。唐朝時期的琵琶也在演奏藝術上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高潮。這一時期的琵琶演奏家層出不窮,如蘇祗婆、曹好達、康昆侖、曹善才等;涌現的琵琶曲如《霓裳曲》、《六么》、《明妃曲》、《楊柳枝》等等更是多如繁星,特別是唐代留下的浩如煙海、輝煌燦爛的詩篇歌章,有幸使我們從中能夠充分領略到唐代琵琶那絢麗多彩的藝術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