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地選擇古小提琴?小提琴古琴
來源:互聯網作者:本站整理發布時間:2019年10月26日
說起來先從發音入手。好的小提琴,大家希望它的音量音色要好。音量判別起來比較簡單,至于音色,用我的方法來說(不采用那些用譜線解讀的方法,它在我國還不普及),一把琴的音色大致可以用兩大類發音特性來決定。第一是它有一種和諧的共鳴聲,打個比方就象管風琴那樣的共鳴,這使它發音洪亮、高貴、醇厚;第二是有一種結實而有力度的顆粒感,打個比方,就象雙簧管發高音時,或者是優秀的意大利男高音發聲時的那種結實感覺。這使它發音明亮、華麗、激越。這兩種感覺要同時存在,比較均衡,那樣這把小提琴就有了很好的音色。再進一步說,大家一般認為:斯特拉德琴在同時含有兩類音色的同時,它是略微向第一種音色靠過一點,所以給人以高貴的諧和感覺,有人說它音色象絲絨一樣;而一般認為瓜內里琴就向第二種音色靠過一點,給人以明亮的光澤感和顆粒感,更具有穿透力。這兩種音色在同一把琴里是要求同時均衡地存在,不可走向任一極端。假如琴的音色大多是第一種特征,那么這把琴就感覺音色非常“空”,即使很響,其音傳不遠。反之,其音色大多是第二種特征,那么這把琴就感覺音色過分“硬”發出象“劃玻璃”那樣的音色來。
這兒人人都知道,小提琴的音色是會變的。這種變化,在不作任何修理改造的情況下,對于品質正常的琴來說,它是一種慢慢從具有第二種音色向多具有第一種音色來過渡。所以我以往一直說,買新琴,一定要挑發音偏“緊”一點的,以后時間推移,就會逐步變得陳化、諧和同時還能保持穿透力。從制作工藝來說,不管制作者掌握了什么奧妙,只要用新料制琴,那么其琴板一定要比制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狀態作得厚一點。那樣,日后才可以保持其優美的音質。
那么,那些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大師是否了解這一點,答案是肯定的。在300年前,科學沒有現在發達,沒有現在的儀器儀表,連電也沒有,沒有楊氏模量的測試儀,他們怎么判別作琴木料的好壞呢?根據現在可以查到的記載,主要是選料。他們只用一把斧子,在鋸下的樹干的根部猛烈敲擊一下,然后很快跑向另一頭,用斧子柄頂在樹干頭上,耳朵貼在斧子柄的另一端,聽樹干的余響,決定其好壞。說到這兒,那么我要引入:“小提琴文化”這個概念,在當時,制作者是完全了解他用的材料的,而現在,小提琴制作者很難了解自己用的料。由于現代社會的分工不同,供料是一批人,用料(制作)又是一批人。這是古今小提琴文化的不同。
然后說制作。古代大師是否了解琴板要厚一點?毫無疑問,到了斯特拉蒂瓦里和瓜內里的時代,他們都了解這一點。斯特拉蒂瓦里的琴,琴板現在測量還有3.5毫米的厚度,瓜內里的琴個別有4毫米甚至5毫米多的厚度,這說明,考慮到年代會使木料干縮,制作時大致還要放出0.5毫米的厚度。這些琴用油性漆,這非常重要,和后來(包括我們現在也是)的酒性漆又不同。油性漆會滲入琴板,酒性漆不會。這樣,這些意大利古琴(或者后來其他古人作的琴)到現在就有了和新琴無法相比的琴板結構:
古琴琴板是復雜的4層結構:
1)最上面是比較軟的油性漆膜層,它使噪音得到阻尼。2)下面是滲入木料的油漆木材層,它比較硬,使琴聲保持了光澤感。3)再下面是琴板的主體木材層,古琴的木材層已經充分陳化,非常適合琴的振動。4)再下面是木材在暴露在琴體內部的不上漆的部分,對古琴來說,它是一種疏松的腐朽層,由于它的存在,使琴板的實際振動厚度變薄,并且它也使琴板的振動受到優化阻尼,聲音變得好聽。(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有些古琴琴板那么厚,但聲音又非常好的原因)。這又好比我國的二胡,一定要在下端琴弦和蟒皮之間墊上海綿,聲音才會好一樣。而現在的新琴完全不會有那么好的琴板結構,它很簡單:上面是通常的酒性漆,它不滲入琴板;然后是木料;木料下面沒有疏松的腐朽阻尼層。這是新琴和優質古琴的不同。我們再看巴格尼尼用的瓜內里“大炮”。它到巴格尼尼手中,已經作好了很多年,而且沒有被好好保管。據記載,當時面板上已經有了裂縫,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它的四層結構已經形成。而在此之前,此琴并未太為當時人所重視。這些事實,說了古琴和舊琴(舊琴是不完全的古琴)和新琴的物理不同。木料可以堆放陳化,但是這個四層結構無論如何是要做成后琴后經過多年陳化才會有的。 這樣,我們就會遇到另一個關于小提琴文化的問題:在世界上,一些小提琴文化發達的地方,比方美國或歐洲,他們的市場或者說提琴店里,會有三個層次的琴:1)優良的古琴,當然不是斯特拉德,這樣的琴不可能隨便買到。1900年前后的琴,已經可以認為是古琴。2)一般的有較長時間的舊琴。這兩類琴已經經過鑒定和淘汰(小提琴鑒定和修理行業美國最發達),發音不好的老琴不會再賣出。最重要的是它們的發音質量已經穩定。3)新琴。 這些琴中其中前兩項價格不菲,而新琴價格相對便宜,新琴可能發音也很不錯。但是沒有人可以出個鑒定證明,說此琴日后必然成為優良的琴。因為好不好是要到了時候才鑒定的。這樣,在這個社會的特定的狀態下,我們可以說,鑒別一把琴的依據是:發音、工藝、年份。而其中年份不長的新琴,因為其以后的實際質量還不可知,即使現在似乎不錯,還不能認定它可以優于舊琴和古琴。在我國當前情況下,這樣的小提琴文化還沒有形成。按說我國小提琴制造也有70多年的歷史,應該有好的琴留下來。實際上的確有很少的符合要求的好琴,但是我國制琴業早年眼光都落在制造斯坦納式的琴上,這種琴即使是外國貨現在也不能實用。到了約莫50年以前,才開始制作意大利式的琴。但是過去的方法幾乎都只重視做出的琴就要音色好。那么,一把琴一開始聲音就好了,拉了一兩年聲音會更好一點,然后木料開始干縮,聲音開始變薄變空甚至變糙,最后,不能形成好的、質量穩定的舊琴。所以國內沒有舊琴鑒別和修理這個重要的專業行業。舊琴一般也不上大琴行的柜臺。這并不對,這個“文化現象”今后一定要改變,不然中國小提琴經不起年代考驗,始終只能停留在中檔的水平上。那么怎么來形成這個優秀的舊琴資源?這就要求大家理解我上面說的整套情況:制作者要充分了解自己用的木料的性能,最好和原料方建立對口關系。同時,做一點立足于今后,即現在聽起來似乎不是最好的,但是今后可能會變好的厚一點的琴。當然,因為“增值”是在今后,所以賣價現在不能高。這樣的琴一定要有證書,記錄年代,寫明制作者。為了鼓勵購買者“投資”,要說明此琴多少年后有可能以適當的價格,比方不低于原價(或者一個其他合理的價格),賣回給原琴行。在購買者也要適當投資這種今后可能會看好的琴。比方有條件的人,可以買兩種琴:一是現在就聲音非常好,今后也許繼續好,或者不好了。但這是為了立刻用,是沒有辦法。二是再買一把現在似乎不那么音質好,但是今后會好的厚一點的琴,現在練習時也拉它。今后聲音真是好了,那么一是可以考慮繼續自己用,假如自己不搞小提琴音樂了,也可以價格高一點賣掉。當然傳代也可以。這樣,我國逐漸也會有象小提琴發達國家那樣的舊琴、古琴貨源,形成合理的小提琴市場。這樣三、五十年后,我國就會變成小提琴制造強國。當然這是我的一相情愿的說法,好在這兒是自由討論,大家自由發表觀點。不過我說的東西,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存在,不是我胡編出來的。 綜上所說,聽音質是對的,看工藝也是對的,國外的“新琴不聽音”,用量厚度的辦法檢驗也是有的。一把小提琴本身很清楚明白,可是要說清楚它的全部好壞,就不容易。我的講法多有欠缺,請大家多提意見